開刀與生病經驗
擔心病情
或許您有過身體檢查結果不確定,醫生說需要進一步切片檢驗的經驗? 面對未知,或許您會蠻擔心不知道自己狀況如何? 這個狀況也像是當您有身體不舒服的症狀,開始非常擔心自己生重病。
醫護照顧
住院準備、甚至送入冰冷開刀房、被轉移上開刀床的過程,相信在每個時間點,您或許交替著各種情緒,時而放鬆、面對即將到來的麻醉與開刀的緊張,這個過程中,#醫護溫暖陪伴與清楚說明、引導,能夠大大減緩病人的不安、甚至感動的被照顧著。
親友陪伴
住院期間,飲食限制、活動限制、空間有限,一部分營造病人充分休息的環境、一部分或許如同疫情期間關在家裡,會帶來窒息感。#親友的探望、陪伴,透過支持與同理,降低病人焦慮。
檢體報告
順利度過開刀,回家休養後,回門診看檢體結果,病人再度懸著一顆心擔心結果不好。如果結果是良性,會大大鬆一口氣。而結果為惡性,可能再度壟罩烏雲,此時重要的是聆聽醫生的說明,#明白治療措施與預後,能提升控制感與希望。
詢問問題
當對於自己的病況非常擔憂時,有幫助的是釐清病情,#仔細詢問醫生各種問題,不論檢體結果為何,#學習到病情的預後、如何照顧身體、避免有害的活動與食物。能增進對此未知狀況的理解和處理而降低焦慮。一旦疑問獲得解得後,專注於促進健康的生活模式與配合醫囑,能降低對病情惡化的恐懼。以上方式都嘗試執行後而恐懼難以安撫時,與其#陷入無限循環的擔憂,請再回診釐清症狀的疑問。#紙筆記錄下問題,也能幫助自己順利詢問醫生。
家人心情
當聽到良性的結果,會看到家人也鬆了一口氣,病人此時或許會感動家人的在乎、以及理解家人自身的擔憂。當聽到惡性的結果,或許看到家人擔憂的神情,病人自己的心頭更沉了,此時一家人彼此打氣、積極面對治療與康復歷程,#團隊合作互相依賴,能共同和緩焦慮。
病人心情
得知良性結果一霎那,病人會有如獲新生的希望感,像是得到生命的禮物一般,生活充滿無限可能和希望。或許能以#創意方式記錄這一刻,作為未來生活低潮的能量。而面對不理想的結果,像是跌入深淵,或許抬頭看向亮光-醫囑與治療計畫,並感受周圍親友的陪伴,雖不容易,在黑灰中,仍有機會感受希望和生命的光。
療程結束
良性結果的病人,日子繼續回到日常的柴米油鹽,甚至逐漸遺忘生病歷程,先前的大大希望感降低了。或許能儀式回顧先前經驗,為生活住入活力與能量。面對不理想結果的結果,可能生活中壟罩各種灰階的天空,依靠親友、尋求醫療、專注復原計畫,能為生活的畫布著色。甚至對生活產生全新視角、增加對過去官能症情況的容受度、更加貼近自我的追求。
圖片來源:葉子,https://www.ncce.com.tw/how-to-do-children-is-hospitalized/
#☆我的心理諮商所★: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141巷5號4樓(近榮總、沃田旅店、711斜對面、捷運石牌站)
#▼心理諮商預約網址:wodecounseling.com
#□心理諮商預約電話:0970-608189
#◎個別諮商:【第1堂/60分鐘/3000元】│【第2堂起/60分鐘/2500元】
#◈伴侶諮商:【共同諮商/60分鐘/3500元】,歡迎同性戀、異性戀等不同性取向伴侶、與各種感情狀態的議題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