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 – 旅行的意義
國人愛日韓旅遊、年輕人瘋澳打
根據統計,國人2023年一整年出國人數有1074萬人次,去日本有383萬人(註1),常常可以聽到連續假期親朋好友出國旅遊。打工度假同樣流行多年,澳洲、加拿大、英國、日本、等地都是年輕人的首選。不管是出國旅遊、三天兩夜國旅、甚至是一日郊區到此一遊,旅行儼然是生活中重要的一角,旅行怎麼那麼有魅力呢?
Derealization如夢似幻
日本櫻花盛開的季節,乾淨的街道整齊的房屋,讓人心曠神宜,甚至有些不真實如夢似幻的感受(derealization,在此指的是環境改變產生輕微的不真實感,屬於健康的感覺),除了感受愉快、正向、輕鬆、滿足等等以外,整個人好像都升級了,如灰姑娘化身公主進入舞會!
旅行時人在新的環境,吸收各種新經驗,認知神經科學家發現我們的大腦此時重新連結,激發我們的創造力,幸福感受。(註4) 同樣地,名牌這種市場行銷效果,便是給商品賦予意義,創造社會距離,讓你得要付出才能得到不是日常生活中易得的物品,抽象化造夢甚至是非現實的世界,讓你創造美好的自我角色,創造屬於你的特別感受。(註5) 旅行中置身美景也類似名牌效果歷程,能暫時帶來自我感覺良好。
我離開你就是旅行的意義- 離開自己的包袱
把自己從家鄉帶到其他城市或者國外,是地理上的「離開」家和「到達」目的地,心理上,也能帶來「離開」常態壓力和「到達」美好狀態的感受,把自己內心建構的「好的經驗」和「壞的經驗」分開,壞的像是:「無法改變的討厭現實」、「不甚滿意的自己」、「過大的壓力」,留在家裡,而去追尋牛奶與蜜之所在,「乾淨的街道」、「好的生活條件」、「無限美好的未來」等等。
這種心理感受也是一種聚焦偏誤(Focus illusion)的現象,大腦認為我們聚焦的面向比較重要,而誤判該面向對整體的重要性。例如只要去外國旅行生活,我們就會比較快樂,但生活的面向是很廣泛的,單一的方案很難解決全面的問題。(註2)
也可能我們害怕承諾、不滿現狀、受不了無聊,不想妥協,開始幻想並投射,不好的一切都在日常生活,只要離開到國外,我們想要的一切都在外國,比較先進、東西比較便宜、等等。一切現實就會照我們想的進行,(註3)
光暈效果
我們傾向認為有一個社會公認美好特質的人擁有各種好的特質,所謂「高富帥」和「白富美」,就是一個典型例子,好看的人就會有錢又聰明。(註7) 既然身處漂亮的旅遊地點,旅人們也感染一些美好了,自我感覺良好。
旅行策略
旅行本身好處多多,研究顯示可以增進幸福感、創造力、願意體驗新事物、情緒穩定度、減低壓力、減緩憂鬱。(註6) 工作(各種形式的工作,只要是長時間投入事物且帶來充實、正向感覺得活動,家庭主婦/夫,義工等等)與玩樂可以相互益彰,兩者都幫對方增加動力。暫時讓自己置身美好幻境也能帶來靈感與生活調劑,然而如果很難回到日常現實,或者常常受到遠方的召喚是出於某種匱乏感,可以近一步探索這個感受,問問自己、與人聊聊、甚至前來諮商,或許能找到讓自己更完整的一塊拼圖。
黃盈霓諮商心理師撰
參考文獻
註1: bella儂儂, 台灣人有多愛“日本旅遊”?2023訪日遊客佔一半以上,帶來7,000億觀光財是全球第一!Yahoo! 新聞, Febuary 4, 2024. <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8F%B0%E7%81%A3%E4%BA%BA%E6%9C%89%E5%A4%9A%E6%84%9B%E6%97%A5%E6%9C%AC%E6%97%85%E9%81%8A%EF%BC%9F2023%E8%A8%AA%E6%97%A5%E9%81%8A%E5%AE%A2%E4%BD%94%E4%B8%80%E5%8D%8A%E4%BB%A5%E4%B8%8A%EF%BC%8C%E5%B8%B6%E4%BE%867000%E5%84%84%E8%A7%80%E5%85%89%E8%B2%A1%E6%98%AF%E5%85%A8%E7%90%83%E7%AC%AC%E4%B8%80%EF%BC%81-005312073.html>
註2: Ariane Resnick, Why We Think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, verywell mind, March 24, 2024.
<https://www.verywellmind.com/grass-is-always-greener-on-the-other-side-8609855>
註3: Nathan Feiles, The ‘Grass Is Greener’ Syndrome, PsychCentral, March 16, 2013. <https://psychcentral.com/blog/relationships-balance/2013/03/16/the-grass-is-greener-syndrome#1>
註4: Numa, WHY DO WE AUTOMATICALLY FEEL HAPPIER WHEN WE’RE TRAVELLING? <https://numastays.com/blog/why-do-we-feel-happier-when-we%E2%80%99re-travelling>
註4: Rick Hanson, How to Grow the Good in Your Brain, Greater Good Magazine, September 24, 2013. <https://greatergood.berkeley.edu/article/item/how_to_grow_the_good_in_your_brain>
註5: Hannes Gurzki, Dreaming Up A World – How Luxury Brands Create Desire, Forbes, November 20, 2019. <https://www.forbes.com/sites/esmtberlin/2019/11/20/dreaming-up-a-world–how-luxury-brands-create-desire/?sh=4ca72aaa71af>
註6: The Travel Psychologist, August 30, 2023. <https://thetravelpsychologist.co.uk/benefits-of-travel/f/what-are-the-psychological-benefits-of-travelling-alone/>
註7: 想打造好印象,就要懂「月暈效應」!行銷產品、面試工作都能用的心理學
來源:https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articles/view/63292?utm_source=copyshare
©經理人
發佈留言